党群工作
PARTY BUILDING
正文内容
当指尖抚过《为祖国深潜——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黄旭华》的封面,黄旭华院士那双穿透岁月风霜的眼睛仿佛正注视着我,这位隐姓埋名三十载的“深潜者”,用毕生心血在深海铸就钢铁长城的故事,像一把地质锤重重敲击着我的心灵。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,黄旭华院士的人生航程与我跋涉的鄂西群山产生了奇妙的共振——原来我们叩问岩层的每一次敲击,与那深海之下的无声惊雷,都是献给祖国的同一种深情。
一、深潜之志:在“支点建设”的宏图中找准地质坐标
黄旭华院士的“深潜”,是向着国家战略需求最前沿的挺进。今日之湖北,正全力构建“创新、产业、交通、市场、民生”五大功能支点,这宏伟蓝图对地质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召唤。能源资源保障是产业支点的基石,重大工程安全是交通支点的命脉,生态环境保护是民生支点的底色——这些无不需要地质力量的坚实支撑。
服务“能源支点”:向深部要资源。湖北“磷矿万亿产业集群”的崛起、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突破、关键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,无不要求我们地质人发扬黄旭华院士“钻透”难题的执着。面对深部找矿的“硬骨头”,我们需如核潜艇攻克“七朵金花”般迎难而上。书中黄旭华院士用算盘打出核心数据的场景,正是对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精神最生动的诠释。这启示我们,在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中,既要敢于运用深地探测、三维建模等科技“利器”,更要永葆老一辈地质人“罗盘、锤子、放大镜”闯天下的硬骨头精神,在荆楚大地深处探寻支撑发展的“工业粮食”。
支撑“安全支点”:为发展筑根基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、长江经济带重大工程选址安全、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利用,这些关乎湖北发展命脉的安全基石,正是地质工作的主战场。黄旭华院士对核潜艇“极限深潜”试验的零容忍,正是地质工作中“万无一失”安全理念的最高镜像。作为新时代地质党员,我们必须怀揣这份如履薄冰的责任感,用精准的地质数据、科学的研判预警,为库区地质灾害预警、重大交通枢纽建设筑牢“地下长城”,确保发展的巨轮行稳致远。
守护“生态支点”:绘就绿色底色。湖北肩负着“一江清水东流”、“一库净水北送”的重任,黄旭华院士隐忍坚守、不计名利的淡泊之心,正是地质人守护绿水青山的应有境界。我们的土壤污染调查、地下水监测、矿山生态修复,关乎着民生支点的成色。这要求我们,在服务长江大保护、建设美丽湖北的征程中,必须像黄旭华院士守护国之重器一样,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守护每一寸土地的健康,让地质工作成为荆楚大地绿色发展的坚实“地基”。
二、深潜之能:在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中锤炼地质铁军
2025年作为“干部素质综合提升年”,其核心要义在于锻造一支政治过硬、适应新时代要求、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。黄旭华院士的一生,正是“高素质”共产党员最光辉的范本,他的精神品质,为我们年轻地质干部的成长提供了最丰厚的滋养。
锻造“赤诚之心”:提升政治判断力、领悟力、执行力。黄旭华院士“党需要我干多久,我就干多久”的誓言,是绝对忠诚最铿锵的表达。地质工作常年在野外,看似远离政治中心,实则每一项勘查成果都关乎国家资源安全与战略布局。在提升政治素养中,我们要深刻领悟地质工作在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、支撑湖北“支点”建设中的政治属性,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“国之大者”、“省之要事”,确保地质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“深潜”。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精通业务,更要胸怀大局,善于从政治高度审视地质工作的价值与使命。
淬炼“专业之能”:练就攻坚克难的硬本领。黄旭华院士从零开始,带领团队攻克核潜艇无数技术堡垒,其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”的钻研精神令人震撼。在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,地质干部的专业能力提升尤为紧迫。面对深部探测、清洁能源勘查、地质灾害智能预警等新挑战,我们必须摒弃“吃老本”心态,发扬黄旭华院士“骑驴找马”的创造性思维和“甘坐冷板凳”的钻研精神,持续学习新理论、掌握新技术、提升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地质尖兵”和“行家里手”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服务支点建设的关键技术领域啃下“硬骨头”,拿出“撒手锏”。
涵养“奉献之德”:弘扬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。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,是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精神的极致体现。地质工作周期长、见效慢、环境艰苦,成果往往在多年后方能显现。在干部素质提升中,必须大力弘扬这种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的崇高品德。要引导年轻地质干部正确看待“显绩”与“潜绩”,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工作上,以“钉钉子”精神在平凡的勘探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。这种“深潜者”的定力与情怀,是抵制浮躁、抵御诱惑的强大精神屏障,也是地质事业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。
三、深潜之行:在荆楚大地上书写新时代地质答卷
精神的感召最终要落脚于行动的实践。黄旭华院士以生命践行承诺,我们地质人当以足迹丈量忠诚,在积极服务湖北加快建成“支点”的实践中,将”深潜”精神转化为奋进力量。
在能源资源保障主战场“深潜”。聚焦鄂西页岩气、鄂东南金属矿等重点靶区,加大科技攻关力度,力争在深部资源勘查上取得战略性突破,为湖北打造“能源强省”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“硬核”支撑。将黄旭华院士“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”的紧迫感,转化为找大矿、找好矿的实际行动。
在重大工程与民生安全第一线“深潜”。主动对接湖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、鄂西水电开发、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重大项目,提供高质量的地质勘察、灾害评估与监测预警服务。以黄旭华院士“我同你们一起下去”的担当,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、矿山修复现场,用专业和汗水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筑牢发展的安全底线。
在生态文明建设最前沿“深潜”。围绕长江大保护、三峡库区生态修复、国家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,深入开展水土污染调查评价、生态地质调查、地质碳汇研究等工作。学习黄旭华院士将毕生献给一项事业的专注,以“地质匠心”助力湖北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,让绿色成为“民生支点”最亮丽的底色。
合上《为祖国深潜——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黄旭华》,黄旭华院士的身影已融入我地质征途的星辰,他用一生诠释了“深潜”的真谛——那是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伟业的赤诚,是甘于寂寞、矢志创新的坚韧,是无惧艰险、勇攀高峰的担当。在湖北“支点建设”的关键之年,在“干部素质综合提升年”的特殊节点,《为祖国深潜——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黄旭华》如一座精神的灯塔,照亮了我们年轻地质党员的奋进航程。
我们虽非搏击于惊涛骇浪,却同样跋涉在群山万壑;我们虽未隐姓埋名,却同样在远离喧嚣的荒野中默默耕耘。黄旭华院士的“深潜”,是核潜艇驶向大洋的无声惊雷;我们的“深潜”,是地质锤叩问大地深处的深沉回响。吾辈荆楚地质人,当以黄旭华院士为炬,以“深潜”之魂淬炼赤子之心,以地质之锤叩响时代强音,在服务湖北“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、谱写新篇”的宏伟事业中,向大地更深处,向祖国最需要处,继续“深潜”!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- --省直部门网站--
- --行业网站--
Copyright 2010-2013 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50302000208号 鄂ICP备16019071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宜昌
地址:湖北省宜昌市胜利一路15号 联系电话:0717-6902316 邮箱:znyjdz@163.com